鄉村之鄉一字令人們深深牽掛,現在的鄉村振興鄉村改造項目不可謂不多,但是我們會時常思考落下鄉愁的故鄉該如何改變呢?家鄉是人的家鄉,是集體共同建設的,假使只有一個人或是幾個人去改造他那他是不是就會失去作為家的含義和共同記憶呢?
共建共治共享,這是當我們想要進行一些鄉村改造時應當放在首位的,如何才是完美的改造方案呢?這很難讓人給出答案,或許只是場地簡單地場景打造,或許要對其大動干戈,總之到底如何還是要看場地它本身的特點。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個鄉村改造較為成功的案例:
“共享共治”式鄉村公共空間/重慶大巴山
場地位于重慶市大巴山,城口縣地處川陜渝三省交界處,坪上村與四灣村是兩個背靠大巴山面朝巴山湖與任河的移民新村,兩個村莊沿道路呈線形分別建在山腰與河邊,村民是庫區與高山生態移民時從周邊集中安置此處,呈現小聚居大分散布局。
因湖岸與河邊坡度大導致適宜建設的公共空間缺乏以及新村民之間的陌生感等原因,村民公共活動空間受限,在鄉村旅游與返鄉旺季還要面對游客停車疏散與垃圾治理等問題。由此,為村民和游客打造一系列滿足生產生活需要,且有助于鄉村旅游與社區發展的“共享共治”式公共空間,成為迫切需求。
場地是基于人與場所的對話關系展開的,希望人們了解這個新村莊與湖的那段歷史。首先人穿過由塔型村標構筑的一種儀式化的平臺空間入口,看到有關黃溪老街的介紹;接著遠眺黃溪老街的水下遺址。此時,人與老街產生了空間上與心理上的聯系。
設計通過可參與的環境友好主題化景觀設計串聯村民廣場、雨水花園、垃圾分類回收中心、誓言臺等節點,力圖表達湖泊環境于鄉村的不同意義體驗。
設計考慮到當地鄉村工人施工水平和施工條件等因素選擇以低技術的建造結合當地材料為主,圍繞現有植物群落界定空間邊界,界定空間的材料以便于加工的預制水泥塊、磚木和廢棄酒瓶為主。
設計常常需要考慮到人的需求,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設計師可以選擇作為協作者通過一些村民大會征集意見、與村民調研訪談、參與建造營建等方式加快進程,營造出一個能讓大家共同愛護共同創建的并融入集體記憶的“共享共治”式鄉村公共空間。